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,丰富离退休教职工文化生活,1月11日上午,我校在东校区离退休教职工学习活动中心成功举办“非遗贺新春”烧箔画体验活动。本次活动由离退休工作处联合教务处美育中心、学校侨联举办,得到泰康之家粤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大力支持。

烧箔画作为中国传统金属工艺瑰宝,起源于唐,盛于明清,以金箔塑形与火色淬炼技艺闻名。活动中,粤园工作人员通过视频与实物演示,系统讲解其历史源流与工序奥秘。从宣纸拓稿、毛笔勾线,到胶液定形、贴箔固色,层层步骤还原了这项千年非遗“以笔为骨,以箔为韵”的匠心传承。

体验环节中,老同志们手握羊毫笔,在洒金红笺上勾勒新春吉语。笔锋流转间,“福”字篆隶各显神韵;点染皴擦处,柿子圆润饱满,暗合“柿柿如意”佳兆。待特制胶液半凝,将金箔纸轻覆于墨线之上,指尖如春风拂柳般按压定型。随着软毛刷扫去浮箔,但见金“福”字饱满雍容,金柿枝疏影横斜,传统年俗意象在箔色映衬下更显流光溢彩。参与的老同志捧着自己创作的金箔画连声赞叹:“没想到毛笔与金箔碰撞,竟能让新春祝福如此熠熠生辉!”
“我们特别设计了年节主题创作模块。”离退休工作处负责人王华秀展示着老同志们的金箔画说道,“通过书写福字、绘制吉祥图案等体验,让非遗技艺成为传递新春祝福的文化载体。”
据悉,本次体验是学校离退休“文化润心”新春特辑活动。今后我们还将在每个传统佳节前推出香囊制作、灯彩扎制等系列课程,通过“非遗+节庆”的创新模式,让传统文化在岁时节令中焕发新生。